<mark id="vzsgm"></mark>

  • <track id="vzsgm"><em id="vzsgm"></em></track>

      1. <strong id="vzsgm"></strong>
      2. 爆火的ChatGPT,將開啟AI大規模商業化

        任曉寧2023-02-02 19:18

       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

        上線僅2個月,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月活用戶接近1億——瑞銀2月1日發布的一份關于ChatGPT的研報稱,這是互聯網領域發展20年來,增長最快的消費類應用。

        這也是人工智能誕生以來,面向C端用戶增長最快的速度。過去,人工智能C端產品被調侃為“人工智障”,人們嘗試一兩次就把它遺忘在角落。即使B端落地的人工智能,也只是在安防、安全、金融等領域實現了小規模商業化?,F在,已經有1億人對ChatGPT表示出了高漲的熱情。

        “ChatGPT驗證了當前AI大模型的巨大商業價值和科研價值。”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田豐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,當下就像一場大幕正在拉開。ChatGPT的出圈,可能意味著一個AI大規模商業化時代的到來。

        火出圈的ChatGPT

        2022年11月底,ChatGPT上線,當時小火了一把,不過主要在AI圈和科技圈火熱。2023年春節后,熱度持續升溫,游戲圈、影視圈的從業者也開始關注這項新技術,并躍躍欲試。

        一位游戲行業人士告訴記者,他希望引入AI模型優化流程,給自己的游戲做程序化建模,解決內容生成和渲染問題。不過目前,還沒找到合適的人和工具來做這件事。

        投資圈的人已經開始了行動。一位投資公司人士2月1日在一場分享活動上說,最近投資圈搶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份額都快搶破了頭,由于微軟投資的100億美元是大頭,OpenAI只有3億美元的份額給到其他投資者,最終他們公司搶到了幾千萬美元。

        上一次AI行業這么熱鬧,還是Alpha Go擊敗了李世石。在國外,ChatGPT所代表的AI賽道已經成為一個火熱的風口,微軟正在和ChatGPT母公司OpenAI開展100億美元的投資談判,若交易達成,OpenAI估值將達到290億美元。谷歌發布了聊天機器人Sparrow,Meta推出了BlenderBot。還有一眾創業公司躍躍欲試。入場的人看好這個方向,用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話說,“ChatGPT讓我們窺見了即將發生的事情,這項技術以及其革新速度都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
        風口之上,也已經有了“ChatGPT會不會取代谷歌”的爭論。據《紐約時報》報道,谷歌的高管們擔心失去在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,甚至發布了“紅色警報”,以應對ChatGPT的沖擊。與ChatGPT沾邊的美國公司,股價正在大漲,比如美國版“今日頭條”BuzzFeed,宣布與OpenAI合作寫稿,消息一出,股價當天大漲119%。ChatGPT的競品公司也是市場青睞的對象,還沒有正式上線的聊天機器人Claude,在測試環節其公司就獲得3億美元融資,估值50億美元。

        獲得大眾認可的AI產品

        ChatGPT是OpenAI最新一代產品,前幾代聲量都不大。這次能獲得上億人使用,是因為它真的聰明、好玩,并且對現實生活有用了。

        自從2個月前第一次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后,互聯網大廠程序員李相陽一直在使用它。他讓ChatGPT寫邏輯復雜的代碼,比自己寫的快多了。用ChatGPT的答案在知乎回答問題,回答了十幾條,沒人發現這是AI寫的。甚至ChatGPT還能提供搜索引擎無法提供的信息,比如他問ChatGPT一個冷笑話的笑點是什么,在搜索引擎上,只能搜出這個笑話全文,ChatGPT卻能理解他的問題,并給出了精準的笑點所在。

        李相陽把自己使用ChatGPT的經歷做成一條視頻放在B站上,收獲33萬點擊量,這是他近一年內點擊量最高的視頻。

        與李相陽一樣熱衷ChatGPT的人有許多。英國教授Mike Sharples推特上演示了如何使用AI花10分鐘生成一篇學術論文,美國北密歇根大學一位學生依靠ChatGPT寫出了全班最高分世界宗教學論文。它的這些能力,讓人感到意外。

        一組可以對比的數字是,實現注冊用戶100萬,奈飛用了3.5年,Facebook用了10個月,但ChatGPT,只用了5天。實現月活用戶1億,ChatGPT也只用了2個月。

       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、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沈陽告訴記者,ChatGPT是2022年一項重大技術突破,是人類在自動問答領域的一次重要提升。這種突破是滲透性、普適性的技術,因為AI可以用到各個領域。此外還有一個新的突破是,它實現文理交叉了,“不僅能說話,而且會編碼,妥妥的潮客加極客。”

        ChatGPT背后是通用大模型。研究AI多年的田豐告訴記者,通用大模型技術其實已經研發了5年多時間,最近一兩年應用于很多領域,比如醫藥研究、虛擬電廠等都有創新和進展。但大眾很少能感知到?,F在ChatGPT以大眾應用(to C)的方式出圈,會進一步推動產業層的應用。

        在大模型技術支撐下,ChatGPT快速迭代。其2018年最早一代GPT-1使用了內含幾十億個文本文檔的超大規模語言資料庫進行訓練,參數量為1.17億。2019年,升級版GPT-2發布,模型參數為15億;2020年,規模大百倍的GPT-3誕生。ChatGPT是GPT-3基礎上的3.5版本,近期將會更新到第4代,GPT-4的參數將比3代再高出幾個量級。

        使用了短短2個月,李相陽已經感知到了這種成長。最開始時,ChatGPT沒有對話保存功能,下次對話是重新生成的內容?,F在,ChatGPT問答可以保存下來,這時它能自動關聯過往的上下文,給出更準確,更容易讓人類認同的答案。

        李相陽所在的程序員行業,有一句自我調侃的話,“程序員自己開發的算法,最終干掉了自己”。李相陽使用ChatGPT多次測試寫代碼,他感覺,目前為止,其智能程度還不太夠,還需要人工修改。因此短期內,程序員不太可能被AI替代。但以ChatGPT的成長速度,未來會不會真的替代人類?他思考了一下,回答記者:這真說不好。

        有望大規模商業化

        ChatGPT母公司OpenAI,目前是一家虧損中的公司。去年該公司凈虧損5.4億美元。并且隨著用戶增多,其算力成本增加,損失還可能擴大。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山姆·阿爾特曼12月曾在推特上,回應馬斯克關于成本問題的提問時稱,ChatGPT每次的對話大概花費在幾美分。

        但ChatGPT潛在的商業化能力,已經讓互聯網巨頭感到壓力?!都~約時報》報道稱,谷歌的主要搜索業務可能首次面臨嚴重威脅。為此,谷歌CEO桑達爾·皮查伊召開會議重新定義公司的AI戰略,并計劃在年內發布20款支持AI的新產品,并展示用于搜索的聊天界面。

        沈陽告訴記者,相比搜索引擎,ChatGPT就像是一個高維的品類。“ChatGPT不是搜索引擎,但做好了絕對能替代搜索引擎,畢竟搜索引擎Yahoo都出現28年了,技術的改進并沒有質的突破。”相比之下,ChatGPT可以深入到語義層面,它不僅僅是引擎,更是AI大腦。

        如果用戶通過ChatGPT獲得更準確、及時、人性化的答案,他們還需要搜索引擎嗎?

        2月2日,谷歌第23號員工,Gmail創始人保羅·布赫海特在推特上發文說,谷歌距離被徹底顛覆可能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,像ChatGPT這樣的AI聊天機器人將摧毀谷歌,消滅搜索引擎結果頁面。

        田豐認為,如果能用知識性答案顛覆原來的搜索推薦模式,互聯網搜索領域的大量廣告收入可能就會易主了。

        “web2.0時代的互聯網廣告一直有個問題無法解決,就是不能準確理解用戶的意圖。消費者有很多潛臺詞,而不是簡單拆詞、斷句。這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巨大機會。”田豐告訴記者,當ChatGPT進一步進化,搜索引擎以及整個互聯網行業最賺錢的游戲、社交模式都可能會被改變。“新產品不是簡單的加強版,而是完全不一樣的產品。”

        美國《財富》雜志深入采訪ChatGPT創始團隊后評價,ChatGPT就是人工智能行業的iPhone,雖然iPhone之前也有智能手機,但iPhone出現后,大多數人才知道什么是智能手機。OpenAI聯合創始人山姆·阿爾特曼在最近一次對談中說,在ChatGPT支持下,會誕生極好的文案業務、教育服務或者其它公司,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將會有新的1000 億到1萬億美元的公司誕生。

        當然,回到當下,OpenAI仍是一家虧損中的創業公司,仍在摸索商業化道路。OpenAI預計其2023年收入2億美元,2024年收入或超過10億美元,但沒有給出盈利時間。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報告稱,ChatGPT的一次回復成本大約是谷歌搜索查詢平均成本的七倍。

        最近,李相陽發現,ChatGPT已經推出了付費功能,每月42美元,不過他體驗后發現,付費版和免費版在功能上沒有太大差異。

        源碼資本研究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有數據顯示至1月23日,ChatGPT有100萬付費用戶,假設一半的用戶留存,ARR不到3億美元,相比美股一般的SaaS公司估值,OpenAI的估值是偏高的。不過,OpenAI作為AI行業的翹楚,且其AI能力能夠整合進微軟生態,對于接近兩萬億美元市值的微軟,即使貢獻5%的價值,也已經值100億美元。在這個角度,這筆投資對于微軟來講,很可能是一個合理價格。

        新問題正在顯現

        ChatGPT爆火的同時,爭議也不斷出現。在教育界及學術界,反對聲音不斷出現。

        1月5日,紐約市教育部門表示,紐約公立學校的所有設備和網絡上將禁止使用ChatGPT。紐約市教育部門發言人詹娜·萊爾指出,這一決定是基于“該工具可能會對學生學習產生負面影響,以及對其內容的安全性和準確性的擔憂”。

        1月底,權威學術出版機構Nature,也針對ChatGPT做出規定。Nature規定,ChatGPT等大模型不能被列為作者。如在論文創作中用過相關工具,作者應在“方法”或“致謝”或適當的部分明確說明。

        時至2月,反ChatGPT的產品也已出現。美國斯塔福大學研究人員推出了DetectGPT,用于檢測出AI生成文本。另一個反ChatGPT的產品GPTZero在1月底進行了升級,一天之內便有40萬的訪問量和220萬的服務請求。這款產品能在幾秒內摸清文字是人類還是AI寫的。

        田豐很理解近期的反對聲音,ChatGPT是一個很新卻可能影響深遠的事物,人類卻并沒對此做好準備。僅就目前出現的問題,他覺得,ChatGPT有3個層面需要探討。一是,ChatGPT給出胡編亂造的錯誤答案,詢問的人卻對此一無所知,從而帶來謠言。二是,ChatGPT的回答是否合法合規。三是,用ChatGPT生產內容是否符合倫理。這些問題或將持續存在,也需要得到共識。

        國內大廠的態度

        無論支持還是反對,ChatGPT的熱鬧目前多在國外。目前,國內用戶無法使用ChatGPT,大多數只能看別人的截圖或視頻中的評測。

        國內有為數眾多的AI公司,也有發力通用大模型技術的互聯網公司,為什么沒有推出和ChatGPT類似的對話式聊天機器人產品?

        李相陽在尋找后,找到了幾個國內創業公司的類似產品,但他測試后發現功能較差,和ChatGPT的智能程度沒法比。而國內互聯網大廠,目前都沒有推出ChatGPT產品。

        源碼資本研究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國內的大模型其實一直在同步發展,各個研究院、實驗室和大廠也都推出過中文語言大模型,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。比如技術上,中文的訓練數據較英文來講更難獲取,仍需繼續積累。在應用層面,國內SaaS行業還處于產業周期早期,SaaS發展的不成熟使得應用公司更難賺錢,導致上層平臺發展的更慢。

        一位互聯網大廠員工告訴記者,當前國內互聯網大廠整體仍是收縮策略,是否上線一項新業務,大廠現在會有很多考量,“比如對自己主營業務有沒有助力,商業邏輯是否成型。沒有思考清楚之前,應該都不會對外公布的。”

        田豐則對國內ChatGPT產品的進展持樂觀態度。據他了解,今年會有很多國產的產品出現,雖然還沒發布,但已經走在路上了。他告訴記者,今年上半年,不僅有新產品,也會有無數應用開發商進來。“中國在基礎大模型領域和美國的差距并不大。等正式發布后,國產的東西應該不會比國外的差。”

        版權聲明:以上內容為《經濟觀察報》社原創作品,版權歸《經濟觀察報》社所有。未經《經濟觀察報》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。版權合作請致電:【010-60910566-1260】。
        TMT新聞部資深記者
        關注并報道TMT(科技、傳媒、通信)領域重大事件,擅長行業分析、深度報道。
        聯系郵箱:renxiaoning@eeo.com.cn
        微信號:tangtangxiaomo
        国产成人AV性色在线影院
        <mark id="vzsgm"></mark>

      3. <track id="vzsgm"><em id="vzsgm"></em></track>

          1. <strong id="vzsgm"></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