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mark id="vzsgm"></mark>

  • <track id="vzsgm"><em id="vzsgm"></em></track>

      1. <strong id="vzsgm"></strong>
      2. 互聯網公司做零售 一門難啃的生意

        周應梅2023-02-11 09:54

       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周應梅  2月8日,一則抖音將在全國推行外賣的消息,“嚇掉”了美團650億港元市值,當天美團(3690.HK)收盤跌去6.48%,跌幅遠大于恒生科技指數。“我還有不少美團股票,心疼死了。”一位美團前員工說。

        抖音這個流量王者,對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一直虎視眈眈。十多年的時間,餐飲外賣變成了一個萬億市場。而在配送體系越來越高效的今天,將“萬物配送到家”是互聯網公司當下的追求。

        非餐飲品類正在被挖掘,百貨日用、生鮮、藥品、數碼等日常生活所需,大部分能在一個小時內配送到消費者手中。包含所有的即時零售,又一個萬億市場的矚望能實現嗎?

        一些真相顯露出來了。目前平臺們沒有找到比餐飲毛利更高,需求頻次更高的品類。而消費頻次僅次于餐飲的超市百貨,是一個低毛利的業務,還在賠錢。

        增長

        石家莊點心店商家張學明記得,線上訂單量最好的時候是2022年11月,當時石家莊處于疫情防控階段,每天訂單量相比平時增加了5倍到10倍,“平時每天可能就是20-30個訂單,疫情防控時期,有時候一天會有300多個訂單。”

        疫情助推了即時消費需求的養成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《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》顯示,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在2016年到2021年期間的年復合增長率為81%。未來幾年,即時零售市場將依然保持高速增長,復合增長率將在50%左右。行業整體具有強勁的增長動力和巨大的增長空間,預計到2026年底,即時零售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。

        廈門消費者許松松明顯感受到,疫情三年多,外賣購買率更高了。日常餐飲外賣消費之外,他的消費訂單里多了一些應急訂單。一天,在公司加班,缺一個U盤,許松松是通過外賣平臺下單購買的;某天晚上,家里小孩哭鬧要玩具車,來不及去線下店,他是通過入駐外賣平臺的線下玩具店購買的;霧化需要用鹽水,電商平臺購買的沒及時送到,他也是應急從外賣平臺購買的。

        北京消費者徐女士稱,即時購物渠道買菜基本代替了線下消費。此前,她居家辦公期間,一周會用2到3次美團買菜,一次消費一兩百元,恢復線下辦公后,每周大概會使用一次。同時每周有在上面買花的習慣,“花這個品類需求不是很大,但是對時效要求高。”

        “當人的壓力越大,時間成本就越高,即時消費場景就越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平臺人士告訴記者,即時零售規模不大的,但是潛在需求很大,是僅次于外賣的高頻消費場景。

        美團和餓了么方面,未公布即時零售業務的具體交易數據。根據達達2022年三季度最新財務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9月末,京東到家的GMV(商品交易總額)為589億元,較2021年增長58.3%。在電商增速放緩的情況下,即時零售保持高速增長。

        蘇寧易購在去年雙十一前夕入駐了美團閃購。蘇寧易購向經濟觀察報提供的數據顯示,上線美團閃購一個月后,蘇寧易購門店線上外賣訂單整體占比在30%左右,到城市門店級別,數據會有所增減。“即時零售對我們來說,首先是速度更快,讓消費者可以享受便利的商品服務;更重要的一點是在線下賣場優勢基礎上,打通了售前、售中和售后全流程服務體驗一體化,讓雙線更加融合。”蘇寧易購負責人說。

        前置倉超市佳美樂購聯合創始人史洪海告訴記者,疫情政策調整后,銷量相比疫情期間出現較大下滑,目前回到正常水平。“此前銷量沖高了,回落是正常的。”

        上述不愿具名的平臺人士告訴記者,剛過去的年貨節客單價比較高,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后出現了下滑,但是依然處于增長狀態,沒有陷入增長乏力。

        分化

        2022年美團將即時零售業務美團閃購劃歸到核心商業;京東完成了對達達控股,將即時零售視為長期戰略;餓了么由俞永福接手后,上線了“全能超市”服務。2023年春節后,抖音也有動作,此前抖音超市上線就引起了行業各方關注,抖音超市也同步上線了“小時達”功能。

        幾家平臺里美團在即時零售市場的規模最大。美團2022年三季度財報顯示,美團閃購日訂單量在去年8月七夕節達到970萬單,創下新高。

        曾在美團閃購擔任管理崗的劉峰告訴記者,美團此前一直靠單量取勝,主要因為美團平臺聚集了大量的夫妻老婆店。他們營業時間長,可能有16小時到24個小時,也能自主定價。另外,美團閃購峰值訂單量中往往會有大量的鮮花訂單,而非節日期間鮮花訂單量則會減少。

        不過,目前平臺的流量正在被美團“閃店倉”商家分流。如今美團閃購負責人是肖昆,由他向美團高級副總裁兼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匯報。劉峰告訴記者,肖昆比較重視美團閃購推出的“閃電倉”項目。美團內部人士視角,肖昆是一個親歷親為的管理者,常常奔赴一線,很多時候直接與客戶談判,肖昆對美團閃購的管理也相對扁平化。

        美團向經濟觀察報提供的數據顯示,2020年9月美團閃購向外推出美團閃電倉項目,截至目前,覆蓋全國180個城市,2000+門店。

        美團閃購閃電倉模式與自營的美團買菜“前置倉”模式類似,線下倉不對外開放,只做線上業務。不同的是,美團閃電倉不再聚焦到生鮮類目,以快消品、日用百貨、寵物美妝、母嬰以及一些長尾商品為主,定位于24小時經營的線上便利店,由商家建倉;另外,美團閃電倉項目的商家,商品數量SKU(商品庫存量)普遍能達到3000-5000個,遠超線下便利店1500個左右SKU數量的經營限制。

        在北京,佳美樂購經常排在美團超市外賣銷量榜首。它也是第一批閃店倉商家。佳美樂購聯合創始人史洪海告訴經濟觀察報,二三百平米的一個倉,能容納的商品數量達到6000-7000個SKU,同樣面積的線下超市商品種類數量在3000-4000個SKU。另外一方面,倉的租金相對門店更便宜一些,位置選址上,是否臨街這類問題是對線下門店特別重要的因素,倉儲模式則不必考慮。

        劉峰告訴記者,美團閃購閃電倉項目要達到的一個目的是,通過爭取更便宜、更優質的供給,做流量集中以及集中供貨,提升毛利空間,進一步抹平單價低的劣勢。

        京東則一直以KA業務見長,京東到家超市業務部總經理趙鑫曾在2022年京東雙事宜媒體溝通會上表示,京東到家和京東小時購在中國零售百強超市中已合作了87家。達達集團總裁何輝劍曾表示,京東到家超市品類占總體GMV比重大約為55%,非超市品類占比為45%,其中3C品類占比約為35%。

        上述不愿具名的平臺人士告訴記者,在連鎖超市方面,京東到家有優勢,而其它品類則與美團相差較大。另外,平臺能力建設上,達達目前還沒有美團和餓了么健全。

        自俞永福接手餓了么后,劉峰認為,餓了么走的是穩健道路,長期來看有較大的韌性。對于新對手抖音,此前美團就研究過抖音“心動外賣”,后來內部認為對美團不會造成太大的威脅。但是抖音每出現一個動作,都會牽動投資者的神經,依然將壓力帶給了美團。

        消費人群上,不同平臺也有差別。達達方面對經濟觀察報表示,京東到家主力用戶畫像為85后及以下人群,中高收入城市白領居多,家庭型用戶為主。美團方面則表示,美團閃購的用戶群體以Z世代為主,2022年雙十一期間,人均GTV同比增速最高的是18歲以下消費者,其次為18至24歲的消費者。餓了么方面表示,年輕人、年輕媽媽、白領這幾個群體是典型的代表人群,他們也是最先進入這個賽道產生消費的。

        挑戰

        即時零售經常會被拿來與外賣對比,美團也指出,美團閃購的盈利模型與餐飲外賣類似。“餐飲商家的抽擁比例比較高,但是超市零售,抽傭5%到10%就已經達到商家的極限。”劉峰表示,雖然兩者服務模式類似,本質上卻有較大的區別。零售是一個低毛利業務。

        雖然平臺一直在擴張品類,但一個明顯的結論是,沒有任何一個品類的毛利能比得上餐飲。“近場零售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。一個平臺的全局流量可能很高,但是打散到每個商圈后,會出現局部的供需失衡。”劉峰告訴記者。

        虧損是常態。達達集團2022年三季度總凈收入23.8億元,凈虧損為4.543億元。即時配送第三方順豐同城同樣處于虧損狀態。

        控制成本,提升盈利能力成為常態。順豐同城CEO孫海金表示,作為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商,目前順豐同城自主研發的CLS智能即時物流系統,規模效應下,CLS將智能提升配送效率,攤薄平均履約成本。何輝劍此前在達達2022年三季度財報電話上表示,KA業務收入增速超過40%,單均毛利在同年Q2轉正的基礎上有所優化,預計同年Q4將保持相對穩定。

        劉峰認為,美團的下一步是提升客單價。2022年,美團閃購持續引入3C數碼品類,美團與小米、vivo、蘇寧易購等品牌和渠道達成合作。

        史洪海表示,要覆蓋成本,客單價和規模要結合來看,一般每個月七八千個以上的訂單,一個門店能做到不賠錢。一個訂單,平均配送成本會在七八塊錢,一些遠距離的會超過10塊錢。

        目前佳美樂購在北京的27家倉幾乎都能實現盈利。史洪海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,佳美樂購所有門店的月訂單量在1萬單以上,好的門店訂單量超過2萬單??蛦蝺r在50元左右,此前疫情防控期間,客單價會提升到七八十元。

        不過佳美樂購也遇到了規?;y題,史洪海稱,主要是供應商難找,這也是品類擴張的挑戰。“傳統超市的供應商只賣大通貨,很多東西沒有。”史洪海表示,為解決這種供應商難找的問題,佳美樂購選擇自己采購。佳美樂購超過三分之一的商品來自網上采購。“基本上不碰生鮮品類,有少量的水果,蔬菜、肉、海鮮,我們不碰。這些品類消耗太大。我們滿足的是小眾化需求,相當于實現了淘寶本地化。”史洪海表示,采購也會增加一些成本,主要是采購人員,目前公司采購團隊有七八個人左右,每個人負責四五個店的采購。

        世界杯期間,佳美樂購賣出了很多涼啤酒;而圣誕節期間,圣誕老人帽子、襪子、各種頭飾則是熱賣品。還有下午茶、郊游、家庭聚會、生日、公司年會,這樣的細分場景佳美樂購分了大概二三十種。史洪海說,純線上的消費人群和商品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。消費者主要是18至40歲之間的年輕群體為主。年輕人的即時需求是“現在要吃,現在要用”,跟線下很不一樣。

        “送萬物”的趨勢下,順豐同城的配送品類也不斷擴大。孫海金告訴經濟觀察報,目前順豐同城業務結構中,餐飲和非餐的訂單占比大概是4:6,非餐飲比例的占比更大。孫海金表示,非餐飲品類消費頻次相比餐飲品類較低,但品類更加復雜,需求更加分散。餐飲品類具有高峰訂單屬性,特別在午餐和晚餐時段,而非餐飲品類運力儲備上,需要更加全面的覆蓋范圍、全天候的配送服務。

        史洪海認為,外賣仍然以餐飲為主,超市品類外賣最多可能達到餐飲外賣市場總額的20%,“現在整體估計還沒到10%,未來肯定還會增加。”

        劉峰表示,即時零售是一個拼效率的業務,供給效率、履約效率、流量分發效率,沒有可以揮霍的空間。

        (應采訪對象要求,劉峰為化名)

        版權聲明:以上內容為《經濟觀察報》社原創作品,版權歸《經濟觀察報》社所有。未經《經濟觀察報》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。版權合作請致電:【010-60910566-1260】。
        TMT新聞部記者
        關注并報道TMT(科技、傳媒、通信)領域重大事件,擅長人物采訪、深度報道。
        聯系郵箱:zhouyingmei@eeo.com.cn
        国产成人AV性色在线影院
        <mark id="vzsgm"></mark>

      3. <track id="vzsgm"><em id="vzsgm"></em></track>

          1. <strong id="vzsgm"></strong>